《井陘縣2022年國土綠化工作實施》政策解讀
一、背景依據
為牢固樹立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發展理念,加快“修養勝地、經濟強縣、魅力井陘”建設步伐,根據《石家莊市2022年國土綠化工作實施方案》,結合我縣實際,以創建森林縣、森林鄉村為抓手,以國家、省級林業項目為支撐,把國土綠化與林果產業開發相結合、與農業轉型發展相結合、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與全縣發展思路相結合,依托天路、綿蔓河經濟帶建設和村莊綠化,加強規劃引領,強化質量監管,完善政策機制,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美化行動。堅持適地適樹,科學綠化美化,構建層次結構合理、綜合效益突出的林業發展新格局,進一步推動全縣林業實現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。
二、建設內容
(一)人工造林
1、連翹基地建設。近兩年,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蔓延,連翹做為一種清熱解毒的原材料,在市場為制藥公司青睞,尤其市面流傳蓮花清瘟膠囊對新冠有效的說法,使得去年、今年連翹價格居高不下,深受群眾喜愛。借此機會,以中央和省級太行山綠化、退化林修復、造林補助、等項目為支撐,結合我縣花椒、連翹兩大特色產業建設,在全縣17個鄉鎮,以沿路、沿河、沿湖的荒山荒地、片麻巖區域、重要水源地、礦山廢棄地、未利用地等為重點,通過人工種植連翹生態經濟兼用樹,在加快太行山生態屏障建設的同時,打造富民產業帶,完成人工造林12.4萬畝。
2、高速公路兩側綠化美化。在提升現有國、省干道及縣鄉道路兩側綠化的基礎上,重點抓好西柏坡高速、太行山高速兩條道路兩側綠化美化精品工程,總長度10公里。涉及孫莊鄉、小作鎮、威州鎮、微水鎮、南王莊鄉共5個鄉鎮。對高速兩側山體進行全部綠化美化,栽植側柏、油松、連翹、金葉榆等生態樹種和五葉地錦、爬山虎等藤本植物,公路兩側適宜范圍內播花種草。
3、村莊綠化。在蒼巖山鎮的北孤臺村、測魚鎮的、上安鎮的上安東村、威州鎮的威河西村、孫莊鄉的洛陽村和南防口村、南峪鎮的張家峪村和南峪村、南障城的小梁江村等7個鄉鎮9個示范村開展村莊綠化,栽植柳樹、油松、側柏、金葉國槐、木槿、月季等,完成植樹綠化0.1萬畝,通過。
(二)森林經營
1、封山育林。在蒼巖山、辛莊等10個鄉鎮,對森林植被脆弱的深山區和生態位置重要區域,實施封山育林2.5萬畝,通過設置圍欄,碑牌、界樁、標語等警示標志,禁止人畜危害,禁止牛羊上山,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。
2、退化林修復。在測魚、蒼巖山、辛莊、天長、南障城等鄉鎮,對生長狀況不良,出現退化的林分進行修復改造,通過撫育間伐,改善通風和光照情況,促進林木生長,對林間空地進行補植補造,恢復和提升生態防護功能,完成退化林修復3萬畝。
3、森林撫育。在兩翼山區16個鄉(鎮)和兩個林場,按照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、量質并重的可持續經營原則,對中幼林地通過修枝、補植、病蟲害防治等撫育措施,提高保存率、成林率,完成森林撫育5萬畝。
(三)開展全民義務植樹
以“3.12”植樹節為契機,結合村莊綠化、“四旁”綠化、“三沿”綠化、產業基地建設等,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,完成植樹50萬株。
3月12日植樹節,縣委、人大、政府、政協四大辦公室在冶河一期項目工程右岸植樹點(石圪垯村段),宣傳部、紀委、巡察辦、政法委、機關工委等13個單位,在威州鎮石棋峪村,集中開展義務植樹活動。
3月12到3月25日,各縣直部門在所包鄉鎮范圍內確定義務植樹點栽植。蒼巖山鎮、測魚鎮、南王莊鄉、南陘鄉、南峪鎮、南障城鎮、天長鎮、小作鎮、辛莊鄉、秀林鎮、于家鄉11個有花椒栽植任務的鄉鎮,在本鄉鎮的花椒種植點開展義務植樹。微水鎮、威州鎮、孫莊鄉三個鄉鎮,在綿漫河沿河濕地綜合經濟帶項目----健身路兩側、冶里村山體公園、等地開展義務植樹。交通、水利、教育、住建等部門分別在道路交通沿線、河流渠道兩側、校園內部、縣城街道和公園、小區開展植樹活動。
三、保障措施
1、組織保障。充分發揮縣綠委成員單位作用,層層壓實責任,一把手親自研究、部署,分管領導具體負責、強力推進,對造林任務層層細化分解,專業技術人員分包鄉鎮,加強指導;形成上下貫通,左右聯系的綠化體系,做到每個環節都有人管,有人抓。
2、技術保障。井陘縣林業工作總站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9人,高級職稱人員12人,中級職稱9人,技術力量雄厚,實踐經驗豐富,從事造林綠化工作多年,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春、雨季造林技術措施。
3、政策支持。充分利用國家、省林業項目資金,從規劃設計到施工、驗收,層層抓好落實,確保每分錢都用到刀刃上。